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互助保险怎么玩?如何与区块链技术结合?

文/龚鸣

互助保险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我们都认为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所谓的区块链技术,大的方向都是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这是一个极大的潮流,所有试图抵抗这些潮流的努力几乎都被彻底摧毁了。最早的例子,应该可以算是电子邮件了,从过去一切以邮政局为核心的邮政系统,已经被人人都可以建立电子邮件服务器的方式给瓦解了,虽然邮局暂时还不会消失,但是通过邮局寄信这件事情毫无疑问已经成为比较罕见的行为。而随后就出现的博客,微博纸媒,Uber颠覆了租车行业。而这些都是我们所看到去中心化带来的巨大力量,而且可以毫不怀疑的说去中心化的力量还会扩展到更多的行业。包括最近区块链正在用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方式来颠覆金融行业,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周前《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文章就在讲区块链对金融行业的巨大影响,不过,IMF主席拉加德也在前两天会议上说银行业目前还不比太担心区块链的影响。

现在大家应该可以知道,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去中心化的方式放到保险行业。保险业的起源,特别是财产险和寿险的起源都是在海上,公元前2000年,地中海一带就有了广泛的海上贸易活动。为使航海船舶免遭倾覆,最有效的解救方法就是抛弃船上货物,以减轻船舶的载重量,而为使被抛弃的货物能从其他收益方获得补偿,当时的航海商就提出一条共同遵循的分摊海上不测事故所致损失的原则:“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公元前916年在《罗地安海商法》中正式规定:“为了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而抛弃船上货物,其损失由全体受益方来分摊。”

所以互助是保险最初的精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的通讯沟通手段情况下,让所有人快速进行协作来进行损失的计算和分摊,包括收费付费,对一群人而言,肯定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所以就有一群人跳出来说让他们来专业从事这项貌似非常公益的工作。当然他们也会从大家缴纳的保费中收取一定的费用。随着参与的人原来越多,国家发现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度很高的行业,因此也具有极大的金融风险,所以不是人人都可以开办的,必须由相应的执照才可以经营这个很有“钱途”的事业。所以这就形成了我们近代保险业的雏形。

而在互联网工具足够强大的今天,我们想是不是再次能把保险回归到“一人为众,众人为一”的原本目的上。所以,我们开始从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点开始切入。首先我们想切入的是和环境污染相关的,24中高发癌症的互助保险,包括肺癌,胃癌,肠道癌等等。为什么是癌症,这个在未来二十年是一个剧烈爆发时期。我最近一直在看这方面的资料,这是绝对的负能量,一般人估计是完全没有勇气看完的。2015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界癌症报告》,是6年来首篇概述全球癌症情况的报告。警告未来将出现癌症病例大爆发的情况,中国的癌症在2012年的发病个案几乎占了全球一半,高居第一位,并预测2035年全球新癌症病例将增加近一半。 在最新发布的《2015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每一分钟,全国就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有5人死于癌症。其中肺癌的发病率仍然高居榜首,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十位的恶性肿瘤占了全部的76.39%,其中女性乳癌发病最多。肺癌发病率究竟会高到如何程度,看看昨天的辽宁沈阳的雾霾严重程度,我想我们没人知道。因此,这应该已经是一个人人自危的问题了,所以我们也会首先以这个为最初的切入点。

在这个互助组织中,无论加入和退出都是没有门槛的,任何人随时都可以加入和退出。而且在没有人生病的情况下,大家都不需要交任何费用,仅仅当有人生病的时候,每个参与的人才会缴纳费用。每个月每份保险的费用上限是30元,就是说无论这个月有几个人生病,你每个月每一份最多只要支付30元(50岁以内)。每份保险都可以获得价值20万的保障,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购买不超过5份。这个就是整个社群的最基本条款。

因此这个模式虽然和保险的本意初衷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和我们常见的模式有许多的不同点。所以我详细讲一下之间主要的差异在哪里。

首先加入和退出都是没有任何门槛的。而加入就是填写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这个身份证号码不能乱填,因为最后如果生病要求获得保障的话就是根据身份证号码的。但是为了防止某些人只有在得病后才加入,每个人在加入后有18个月的等待期,在等待期期间,你只有缴纳费用的义务,但是没有无法获得保障。在18个月到36个月,如果是晚期癌症则无法获得保证,而36个月之后就没有限制了。通过这个方式能够最大的限度的杜绝那些仅仅是生病后才想起保险的人群,也对所有人更加公平。如果在某个月有人生病且需要大家来缴费的时候,某个会员没有缴纳相应的费用,就等于自动退出社群。如果希望再加入的话,就需要再经历18个月的等待期,继续只有缴费的义务还没有获得保障的服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靠每个人权衡利弊而不是靠道德来促使大家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抉择。

在整个系统中,会员缴付的每一分钱全部都会交给会员使用,整个系统不会抽取一分钱。而传统的保险模式,其资金效率低于20%,有大量的资金用于支付保险代理薪酬和企业运营。我们随便看一下全国各地巨大雄伟的保险大楼就已经知道传统保险公司的企业运营成本。 从商业模型上来看,可以说这是一个将资金效率发挥到极限的模式,而从资金效率运转上来讲,这很可能就是保险行业的终极模式,因为资金效率已经达到极限。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保险模式向这个方向发展几乎是历史的必然。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做不做这件事情,最终保险都会朝着这个方向进行发展。

其次,组织者始终不接触资金。作为系统的运营者基本上不触及任何的资金,完全没有专门的资金池,更没有理财的模式。所有的资金全部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直接支付给需要保障金的会员,确保所有支付记录可以查询。 由于不接触资金,所以会规避绝大多数的法律风险,甚至我们本身也不会被认为具备保险公司的特征。

还有,精算模型将完成不再一样;保险精算模型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利润率。通过采取更多复杂的保险模式才能让知情权严重不对称的客户们交出更多的保费。所以这样的精算模型目标和客户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但在我们系统中,通过缴纳保费和支付理赔的的方式来获得利润率,这个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了。那现有的精算模型就完全失效了,而新的精算模型将变成如何更加公平,如何能够让系统中每一个会员获得更公平的保障(以对抗未来的潜在竞争对手)。这样的精算模型是和会员的利益完全一致的。

和Google和Uber一样,核心算法对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核心算法就是每次需要计算会员在每个月支付的保费。 这个算法会涉及多个参数,尽管每个人所缴纳的费用是有上限的,但是还是会在上限之内动态平衡的,这取决于你的年龄,加入的时间、所在城市、已经支付费用的金额等等参数来调节核心算法。 在整个运营过程中,算法应该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修正。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觉得差不多了。但是其实这样的模式,也有人尝试过类似于这样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里面其实还有一个致命的漏洞,一个过去很难填补的漏洞。这就是系统组织者作弊。就是如果数据库控制者偷偷患者放入数据库,而私下收取费用,其他会员都无法察觉。因此如何进行自证是很大的难点,在过去往往需要通过政府部门背书,或者专业公司来审计。这其中不仅成本很大,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也非完全透明。 我们将会使用目前全球最安全的公开数据库存储技术——区块链(Blockchain)。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目前比特币区块链可以说是全球最强大也是最安全的公开数据库。每个会员在注册时,就会把该名会员的信息加密后写入到区块链中,如果退出组织,也会写入到区块链中。并且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查询相应的信息。 区块链信息一旦写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没有任何国家或个人有能力更改。所以这是目前最牢不可破的自证方式。全球最大的25家银行正在研究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跨国清算的全球统一标准。而参与此项目的是国内区块链最专业的人士,因此也可以算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注:再强调一下,我们仅仅是使用这个技术,而不是使用比特币进行支付,和比特币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的定位并不是一家慈善团体,而是一家盈利性的公司。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是Uber+Google的方式,以一个全新的切入点进入到保险行业。通过Uber这样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方式,将运营成本降到最低,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而我们将会使用Google的方式,通过系统内庞大的用户群来盈利。 我们利用事先建立的规则,来杜绝自身一切作弊的可能性,将用户的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然后我们通过会员,提供包括保健、药品、护理、疗养、健身等各种广告和衍生增值服务。这就是谷歌虽然是全球最大的搜索服务提供商,却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商。我们也同样利用广告和增值服务来提供保险服务。

前面已经说了从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和目前商业模式的变化来看,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是一个大的方向。而我们恰恰就是用Uber和Google的方式来做保险行业,我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传统保险行业而言,将会彻底是颠覆式的。 当然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消灭现有的保险模式,在开始之初我们仅仅希望提供一个保险之外的有益补充(就像Uber刚开始一样)。同样,即使我们有幸壮大以后,我们的模式也有局限的地方,比如我们更加适合低频次发生和造成重大损失类型的险种,而不是所有的险种都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所以我们相信同Uber和出租车将会是一个长期共存的局面一样,我们这种全新的模式也会和传统保险模式长期共存。因此传统保险模式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最大的敌人还是时间。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商业的世界,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吗?

文/刘润

今天,我就从一个最近火得不行的商业概念开始:去中心化。

概念:去中心化
什么叫“去中心化”?我举个例子。

今天因为食物、水、空气的质量,癌症发病率提高了。怎么办呢?你可以去买大病保险,获得金融保障。可除了买保险,还有什么别的获得保障的办法吗?

我告诉你一个。我打算从《5商》十几万学员中,招募3万会员,成立“5商互助社”。你只要做出承诺“万一这3万会员中有人不幸得了癌症,我就给他捐10元钱”,你就是会员了。从你做出承诺的那天起,经过一年“观察期”,你就可以拥有“被捐助”的资格。为什么要一年“观察期”?这是为了避免有些投机者,只想接受捐助,不想捐助别人,等得了癌症,再承诺帮助别人。

一年后,所有人都过了观察期。这时候,一个人很不幸得了癌症。我请每个人直接给他捐10元钱。不要把钱给我“5商互助社”,我不要,因为再少的钱,超过200人,就可能被定性为“非法集资”,你们直接把钱捐给这个不幸的人。我只是组织大家互助。

这时候我问你,你会不会捐这10元钱?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会捐的。一是因为你有爱心,二是因为如果你不捐,我就会拿掉你“被捐助”的资格。你说我不是不捐,我是忘了,我想再加入。可以,请再等一年“观察期”。

所以我相信,大部分会员,都是会捐这10元钱的。3万人,每人10元,就是30万。这位同学拿着30万去治病了,“5商互助社”再次进入等待下一个被捐助者的状态。

你想想,从金融的角度看,这是什么?这就是保险。保险的本质,就是把小概率事件的高风险,在一群人身上平摊掉。在过去,这件事情因为组织效率的原因,特别困难。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中心化”的组织:保险公司。咱们谁也不平摊了,你们都交钱给我,遇到问题,我赔给你。

但是,这么大的保险公司要保持运转,必然要吃掉一部分保费,只能把剩下的部分,赔付给不幸者。那能剩下多少呢?很多保险公司最终能赔给大家的,也就是“赔付率”可能不到用户缴纳保费的50%。

再回来看看“5商互助社”,30万,一分钱都没有损耗,全都到了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它的赔付率,是100%。“5商互助社”为什么能做到100%?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连接效率,去掉了一切中间环节,实现了“去中心化”。

当然,我们并没有真的做“5商互助社”。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帮大家理解,互联网带来连接,连接带来的“去中心化”趋势。

延伸:“区块链”和“比特币”
谈到去中心化,就不能不谈大名鼎鼎的“区块链”和“比特币”了。 

很多人听到“区块链”就头疼。很多人认为区块链是金融科技。我去给很多银行、保险、基金、证券公司讲课,不少金融从业者对区块链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大家别怕,今天我不是来讲金融科技,也不是来讲密码学、算法,更不是来讲高等数学的。对大部分人,你只需要理解,区块链对商业世界的本质价值是:去中心化。比特币,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上的,“去中心化”的“货币”。

以后别人问你,什么叫区块链,告诉他一句话:区块链,就是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他再问你,什么叫“分布式”记账技术,你可以说:过去,我们有多少钱这件事,是存在银行账户,这个“中心化”的数据库里的。区块链,就是把你有多少钱这件事,通过互联网记录在了无数独立的电脑上,并通过密码学让它变得不可被篡改,从而让“中心”消失了,提高了效率,甚至降低了“中心”想骗你钱的道德风险。

那什么是比特币呢?今天的货币是由各国央行,也就是一个“中心化”机构来发行的。比特币,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货币,是一个没有央行的货币系统,虽然它并不被大多数国家认可为货币。

最后,你可以加上一句:不管是区块链,还是比特币,其本质都是:去中心化。说完后,像个未来学家一样,充满憧憬地望向远方,留他一个人在现实中一脸迷茫。

小结:认识“去中心化”
什么是“去中心化”?在连接效率不高的时代,中心化的“星状结构”,是组织资源的最有效结构,但到了连接效率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逐渐变得更加高效。

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式,都建立在去中心化的架构基础,甚至是哲学基础上,比如区块链,比如比特币。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互助保险的善意

文/高东亮

有人问我今天的金融环境。在未来你最看好的是什么?说实话,我最看好的就是交易和互助保险,为什么是交易?大家很容易理解,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客户,相之间都在交易,那么交易的技术必然是应用。互助保险其实是更加反映区块链本源的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就一下又要跳回原故事,再去讲讲金字塔的故事。

修金字塔可以说风险很高,这个劳动条件又不好,经常掉下来,或者被木头砸死,或者被石头打死。所以大家就说这个一旦这个被打死了,他的老婆他的孩子就再没人照顾了,非常悲惨。大家都觉得不希望这个悲惨的事情发生,所以大家一起凑钱,放在一个地方。如果谁出了问题,妻子和孩子就来取这个钱。这个就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善意。出于对他人的怜悯,也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就形成一个互助的保险,这就是保险的起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最初被公司所替代的互助保险又渐渐复苏了,为什么会被公司替代?因为互助保险在没有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他一定是无法突破150人熟人账。只有使用公司大范围协同才能实现大范围的保险,但是中心化的保险公司,实际上中间拿到了过多的利益。大家都知道巴菲特的投资很厉害,实际上他就是一开保险公司,因为它的大量的资产都是以保险公司股份的形式得来的。所以说那么多收费,这些所有的东西被集中起来,没有分摊收益到每个人。那么怎么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成本下降,所以互助保险复苏。未来在区块链的阶段,可以在基于很多的基本数据,实现大范围协同的互助保险,这会大大节省所有人的保险支出。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每个人都坐飞机,我明天又要坐飞机了,那么飞机的保险要不要买呢?其实所谓的飞机意外险的利润率是非常高的。有一个模型,全都交给中心化公司,另一个模型是搞一个区块链,区块链大家只需要交必要的系统费用就可以了,剩下的呢?如果到时候都没什么问题,剩余资金都应该返还给每一个保险人。

除了必要的系统运营费用,也不应该交任何的钱,而区块链可以用去中心化分散到个人,然后利用有利用交易机制对保险进行交易,对保险进行定价。最后慢慢就形成了非常低费率的区块链的互助保险系统,这岂不是很好吗。那这样的保险系统,就真的很难被抢劫。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有没有想过:10年后保险公司可能会消失

文/ 帅勇

最近,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美国最大的风险基金)发布了一个金融科技的趋势报告。这个报告预测了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报告认为“金融科技终将消失,数字货币世界已经到来”。
报告里有一个分析很有趣,关注了未来人们对银行的需求。结论可能会让银行业的大佬们感到不安:“我们需要银行服务,但我们不需要银行”。联想起最近比特币一度创下了“1比特币=13万人民币”的火爆,连俄罗斯新一届总统候选人都公开表示“若当选,将放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

今天,这个世界可能真的有点不一样了。于是我在想,银行可能“不需要”了,那保险公司呢?未来我们还需要吗?

“为什么一定需要一家保险公司”

上周跟一位投资界的朋友聊天。这位朋友曾在美国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工作过,对就是最近很火的那本书《原则》的作者Ray Dalio当CEO的那家公司。

他跟我聊起了他对保险业的理解。他认为,现在的大部分保险公司,可能未来不会存在,保险未来可能又会回到最初的形式:互助或相互保险。“因为现在的保险公司是以保险公司为中心的,而保险公司恰恰又有着巨大的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这些成本都被分摊到用户的保费里去了;而保险恰恰又是一个最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行业,如果有足够好的技术、机制、信任和管理,为什么又一定需要一个保险公司呢?”他说。

这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会喜欢保险呢?

我说这可能是一种从小诞生的初衷。我很小的时候,和父母住在乡政府的宿舍里,宿舍一楼的几间屋子,开了一个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有一个柜台,被用作了一个保险理赔点。那时,我就常常看到很多农民伯伯大叔大妈,经常到这个保险理赔点来排队领钱。他们来的时候大多愁眉苦脸,走的时候却是开开心心的。那时我就想:这工作真好!

其实,保险那时就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我认为这份工作会让人开心和幸福。后来上学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美国一个州的一家很小的健康保险公司的故事。这家保险公司的CEO和别人不一样,他们保险公司的每一笔赔款案件,他都坚持亲自审核,亲自签署赔款决定。然后,他还会经常做一些分析,通过这些赔付案件,对居民健康和死亡的情况进行研究,再把这些研究分享给州政府做决策和参考,推动了当地很多健康和医疗政策。这件事也一直深深刻在我心底。

我个人认为,保险业可能是金融业里最温暖的行业,是最后一个“理想国”:因为有了保险和保障,更加鼓励我们无所畏惧,更勇敢地向前探索。这是我热爱保险业的原因。

保险,因互助而起,因机构而兴

与这位朋友的聊天,回来带给了我很多思考:保险为什么而存在?保险的未来是什么?

从大航海时代起,保险就因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以互助的理念诞生并萌芽。从没有一家保险公司,以人人出点钱,建立一个互助资金池,谁发生损失了,再用这个资金池里面的钱去赔。那个时候,保险简单而美好,又是互相熟悉的人,所以欺诈骗保的行为,大概可以忽略不计。

再到后来,需要专门的人来处理这些互助的事情,慢慢地开始形成了保险公司的雏形,并一步步发展成为保险公司。保险业就从最早的大家共同出钱,分担风险的形式,变成了专门向一个机构购买保险产品和服务,风险从“互助风险池”转移到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本身成为了抗风险和转移风险的主体。

但不可避免的是,只要是公司,就会有成本。保险公司庞大的团队,不小的运营和管理支出,最终都会变成必须从用户保费里支出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都是每一位用户的一笔笔保费支撑和建立起来的。

不可否认,在现代保险业发展过程中,保险公司存在的价值和为之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工程,比如核电站、长江三峡、地铁桥梁等基础性设施,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等等,保险公司都发挥了巨大的价值。但只要是硬币,就一定有另一面。在中国个人的保险,尤其是健康险中,保险的保障和覆盖其实都还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数据就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人均保单的数量,仅为1点几,这很大一部分还是由于车险的贡献——今天中国已有54%的家庭拥有汽车。1点几的人均保单,目前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欧美发达国家的1/6。记得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高管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健康保险市场,其实才刚刚开始。” 而以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算,仅仅健康险市场规模,未来保守就有10万亿。

保险最大的奢饰品是:信任

老百姓为什么不买保险?一是不敢轻易相信,二是保费太贵了。第一个原因众所周知,保险在中国的市场美誉度不太好,销售误导,理赔困难……这些一度成为了整个行业的代名词。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因为几乎整个保险公司都是“以保险公司为中心”,以销售规模和利润为中心的,为了销售获得保费收入,各种销售误导自然不可避免,而以保险公司为中心的一整套保险运营机构,总公司-省公司-市公司-分支机构-理赔赔付-代理人,层层机构都会从保费本身挤占成本和支出,保费自然降不下来。

因为名声不好导致销售困难,所以需要渠道去销售获得保费,因为需要渠道就要支出庞大的成本,庞大的成本保费降不下来需要转嫁给消费者——这就是今天保险业的一个深刻现实。看起来我们感觉是这个行业出了问题,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是这个机制和体制本身呢?信任,才是保险最大的奢饰品。

KPCB的报告说,用户表示:“我们需要银行服务,但我们不需要银行”,那我们的保险消费者会不会也是“我们需要保险保障,但我们不需要保险公司”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包括今天保险公司在内的保险参与者一起思考和探索。

因为未来,可能10年后,我们可能不需要保险公司,只要有机构为我们提供保障服务就行——如果这个机构提供的保障服务,是公平的、科学的、有机制的,那就一定会实现,而这个机构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举个例子。以车险业为例,今天不少大公司部分省市的车险手续费,已经是48%、49%了。一笔车险,一半的钱进入了保险公司,一半的钱进入了渠道。保险公司为了获得这一笔业务,付出了50%的成本,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实。这意味着,仅从渠道这个维度看,如果不在保险公司投保,车主的车险保费实际上只需要支付一半就够了。

那未来会不会诞生这样一家新型的保障公司(请注意不是保险公司,而是保障公司)呢:车主自愿结成互助保障联盟,大家每人每年只需交1000元钱,投入共同的风险池,车船税交强险,委托这家保障公司向保险公司正常购买。未来如果谁出险了,直接用共同风险池的钱去修车就行,如果不够了,大家再共同分摊。到年底如果还有结余,大家一起再把风险池的钱分了。

因为有专门的群体,车主们还可以选择委托专门的维修机构来提供服务,进一步降低维修的成本;而因为熟悉和互助,骗保的风险也会大幅降低。

健康保险也是一样的道理。甚至都不需要事先付费,经过观察期即可加入,有人生病经过审核大家再分摊。不愿意分摊的自动失去一切权益,如果运用区块链技术,所有人都知道谁没有分摊,那么违约的信用成本也会非常高,下次他/她再想加入,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今天中国有很多做健康互助的公司,刚开始其实挺对的,但做着做着就进入了“公司魔咒”,又想把自己变成一家商业化的公司了:先用团购的模式圈人、然后再收购保险中介牌照卖小额保险、最后再卖广告。互助和相互的无穷魅力和关键核心:就是因为它不是一家商业化的公司,它的股东和服务者就是全体用户,它不需要向任何商业化负责。

未来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可能没有一笔风险准备金

如果说在过去由于接触不到用户,对用户的行为特征生活习惯一无所知,那么今天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可以帮助保险公司有足够的手段,更好地了解和理解用户。

而今天,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多节点不可修改”、“智能合约”等实现方式,则可以更加帮助未来的“保险公司”们从技术的角度,更轻地架起一座与用户链接的桥梁:未来的“保险公司”,可能不再是一座座高楼大厦,而只是一个网络、一个账户、一封Email。未来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很可能连一笔风险准备金都没有,因为这家“保险公司”建立起来的规则和信任,可以让他们在最快时间筹集起最需要的资金。

为什么保险一定需要“前付费”?可不可以“中付费”、甚至“后付费”?为什么我一定需要先交费买一个保险的资格,而不是用我的数据、信用和链接获得一个保险资格?

其实,未来只要有足够的链接手段、参与机制、管理手段,这些都是完全可行的:你按时履约就获得保障资格,你不按时履约就失去保障资格——而你是否按时履约的整个过程都是全网公开的,不可修改的,这背后是你个人的巨大信用在做支撑和背书。

保险,这个已经存在了300年的古老行业,因为互助而生,因为机构而兴。未来,或许她可能更会因为嫁接了“科技”和“技术”的翅膀,再次因为互助和相互而伟大!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2025年夏天的一天,车主小明驾车从上海前往皖南自驾游。在自动驾驶的行驶途中,小明突然收到一条推送:FS保障公司通过App发现您已经远离上海市区,已临时为您提高了您的人生意外保障保额,这条消息已经同步推送给FS系统链上的其他500000位小伙伴,其中有20000小伙伴已点赞提醒您注意安全驾驶玩得开心……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Project Update | 2019.10.11

MDS is the first global mutual insurance marketplace on the blockchain. It combines the traditional mutual insurance model with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 which provide a low operation cost and guarantee of compensation for risks.

We gratefully thank all the community friends and MDS fans that the project could not go far without your support and trust. MediShares project focuses on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our community will always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transparency. We biweekly release our project updates in form of the following progress journal:

MDS DAO UI Design

Completed the Version II of MDS DAO UI and UX design.

20191011-Artboard

MDS DAO Contract

Mutual Aid DAO EOS contract deployed to EOS Kylin testnet:
https://kylin.bloks.io/account/daodaodao111?loadContract=true&tab=Tables&account=daodaodao111&scope=daodaodao111&limit=100
https://kylin.eosx.io/account/daodaodao111?mode=contract&sub=interfaces

Contract open source address:
https://github.com/MediShares/mds-mutual-aid-dao-eos

The target release date of Mutual Aid DAO is Dec this year and will integrated with Voice.

Marketing

Global team setup for Indonesia, Korea, Vietnam market.

Other

MDS VPOS pool has been launched with MathWallet, more than 20 million MDS has joined the VPOS pool. Details: http://explorer.mathwallet.org

MDS Telegram Group

https://t.me/medisharesEN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项目进度报告 | 2019.10.11

MDS 是世界上第一个相互保障合约市场,基于区块链接技术提供相互保障智能合约创建和使用平台,有效降低保障产品的运营成本,同时提供更高的保障资金安全性。

MDS 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用户的支持与信任,我们对此表示由衷地感谢。我们专注于项目的长期发展,秉持公正透明的社区原则,以进度报告形式定期展示项目各方面进度,以下为最近一段时间的进度更新报告。

MDS DAO 界面设计

完成 UI 设计第二版,且 UX 设计已完成。

20191011-Artboard

MDS DAO 互助协议开发进度

EOS DAO 互助协议测试版本已发布麒麟测试网。
https://kylin.bloks.io/account/daodaodao111?loadContract=true&tab=Tables&account=daodaodao111&scope=daodaodao111&limit=100
https://kylin.eosx.io/account/daodaodao111?mode=contract&sub=interfaces

合约代码开源地址:
https://github.com/MediShares/mds-mutual-aid-dao-eos

目前预计 MutualDAO EOS版本正式发布时间是今年12月,并将与 Voice 应用深度整合。

市场推广

印尼、越南、韩国市场团队正式启动。

其它

VPOS MDS 矿池已开放挖矿,目前已参与挖矿的 MDS 数量超过 2000万 MDS,详情查看:
http://explorer.mathwallet.org

扫描二维码加入 MDS 社群